一、野牦牛
野牦牛这种东西在平原地区是看不到的,只有在青藏高原地区才能够看到,它的体型特别的笨重,整体看起来是非常粗壮的样子,甚至成年的野牦牛能够达到一千公斤以上,身体一般呈现出黑褐色,而且毛发特别的长,非常的浓密,主要是因为在严寒地区生活,这些毛发能够很好的防寒保暖。
二、蜂猴
这种属于灵长类的小动物,平时喜欢生活在树上,别看这种小猴子特别小,但是它们却善于放毒,尤其是有天敌攻击自己的时候会通过放毒来进行保护,小猴子个头很小,但是眼睛特别的大,现在主要分布在咱们国家的云南广西这两个城市,基本上白天是看不到的,喜欢晚上出来活动。
三、麂
麂这种动物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麂是属于鹿科动物,它的体型其实是比较小的,你的毛发主要是黑褐色,在咱们国家现在主要是分布在安徽,福建,江西这些省份,属于咱们国家特有的一种物种,在别的地方还真是别想看到。平时主要是生活在一些山林之中,当然它们主要的食物就是吃一些树叶或者草、果实之类的,不过这种麂有的时候也会吃肉。
四、大熊猫
中国的国宝,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动物,也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一种动物,性情十分温顺,特别喜欢嬉戏,是中国最珍稀的一种动物。
五、岩羊
又叫石羊、青羊,它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物种,从小就可以在悬崖上飞奔,简直就是山坡上的博尔特,它性喜群居,主要以蒿草、苔草为食物。
六、文昌鱼,它不是鱼,但它是6亿年都没有进化的原始物种,只有一根针那么大,没头没脑还没心,不要看它不起眼,它可是脊椎动物的祖先,也是中国最珍稀的一种动物。
七、川金丝猴
仅分布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和湖北,全球五种金丝猴,只有它拥有金色毛发,由于人类的捕杀、栖息地的破坏,现如今面临濒危。
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
1.大熊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2.麋鹿;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生的麋鹿虽然绝灭了,但是通过放养,最终在我国重新建立了麋鹿的自然种群。
3.荒漠猫;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荒漠猫是我国特产动物,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能大量消灭鼠类,有益于农、林、牧业,可作为观赏动物。国内及世界动物园中,唯西宁动物园展出8只。

4.川金丝猴;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川金丝猴的饲养始于1956年北京动物园。最新统计结果,全国超过36个饲养机构饲养过川金丝猴,现存活超过213只。
5.秦岭羚牛;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现如今分布在秦岭山中的秦岭亚种是四个亚种中体型最大的,其通体白色间泛着金黄,长相最为威武,美丽,而且,数量也最为稀少,在世量不足5000头。
6.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虎亚种,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是我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在野外已灭绝。
7.台湾云豹;我国台湾特有亚种的猫科动物,也是台湾岛上最大型的野生动物之一。经过台湾学者十三年来的研究,于2013年4月宣布台湾云豹可能已经灭绝。

8.白头叶猴;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头叶猴平均寿命25岁。分布狭窄,数量稀少,现仅存数百只,是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
9.朱鹮;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仅我国陕西省南部的汉中市洋县秦岭南麓仅有7只野生种群,后经人工繁殖,种群数量已达到2000多只(2014年),其中野外种群数量突破1500多只,朱鹮的分布地域已经从陕西南部扩大到河南、浙江等地。

10.褐马鸡;是我国特产珍稀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87年调查野生种群仅有数百只,根据2009年文献报道,中国现存的野生褐马鸡数量在17900左右。
11.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俗称猪婆龙,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国为了使这种珍贵动物的种族能够延续下去,还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
12.白鱀豚;仅产于我国长江中下流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白鱀豚种群数量锐减,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也是世界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
13.中华鲟;中华鲟生命周期较长,最长寿命可达40龄。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具有很高的科研、药用和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