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鱼就是“非洲肺鱼”。肺鱼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赤道地区,肺鱼和大多数鱼一样生活在淡水中。因为分布较少,所以显得肺鱼尤为珍贵。
2、用肺呼吸
另外,肺鱼之所以叫“肺鱼”,是因为不仅能用鳃呼吸,肺鱼还能用“肺”来呼吸。在枯水时期,肺鱼钻入淤泥之中进行夏眠,眠期可达数月之久,但有时间的限制。肺鱼的鳔很发达,整个鳔的前端部分合并为单室,长度很短,随即分开成对,达体腔后端;鳔内中央腔的侧壁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小气室(肺泡),各小气室又复分为许多小气囊(肺小泡),肺鱼构造与陆生动物的肺十分相近。
3、肺鱼吸收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肺鱼的鳔在生理构造上具有肺的功能,里面都是分枝繁多的血管网和螺旋瓣,有短的鳔管与食道交通,可以在缺氧时用鳔吸收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4、夏眠习惯
关于肺鱼另个有趣的地方是,非洲肺鱼在旱季时也有将自己深藏在淤泥里的本领,并用周围的泥土建成一个很坚固的"小泥洞",在嘴巴的前方开一个小小的呼吸孔,肺鱼静静地躺在里面夏眠,度过长达6个月的旱季。当雨季来临时,肺鱼便破洞而出。
肺鱼和黑鱼的区别
黑鱼没有肺的,其实鱼除了肺鱼是有肺的,其他鱼都没有肺,主要呼吸器官是鳃。而肺鱼因为生活在非洲,经常干旱,所以其可以用肺直接在空气中呼吸,而黑鱼是没有肺的。
肺鱼是一种和腔棘鱼类相近的淡水鱼。古代时曾在地球上大量繁殖,现在仍有少数保存着其种族而遗留下来,可以说是一种“活化石”。肺鱼有很发达的肺部,部分种类即使没有水也能呼吸空气而生存。在水中,鳍能像脚一样支撑着身体。
黑鱼,是乌鳢的俗称。乌鳢属鲈形目、鳢科,是鳢科鱼类中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种类,又名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火头鱼、黑鳢头等。属于普通的鱼,因为其长期处于水里,不需要肺呼吸,所以没有肺,是靠鳃呼吸的。
1.黑鱼,体呈乌黑色,由背至腹颜色逐渐变浅,圆鳞。肺鱼是一种和腔棘鱼类相近的淡水鱼。颌为自接式,平时用鳃呼吸,在干涸时可以用鳔当作肺呼吸,鳔在食道处有一开口,可以叫做内鼻孔,背鳍、臀鳍和尾鳍愈合在一起,颌上没有硬骨,有特殊的齿板。
肺鱼有几个品种
肺鱼有4亿多万年的历史,是鱼类的老“祖宗”,也是现存的和一些物种已灭绝的呼吸空气的鱼类的统称。肺鱼被认为是最早尝试由水生转向陆生的动物,是生物进化史上的“活化石”,如今分布于南美、非洲和澳大利亚的江河和湖泊中。
澳洲肺鱼是三个地区肺鱼中最原始的,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体呈长梭形,体长约125厘米,覆盖大而薄的圆鳞,胸、腹鳍呈桨状,背鳍、尾鳍、臀鳍相连为一。澳洲肺鱼可以用鳃和肺同时进行呼吸,也可以单独地使用肺或鳃呼吸,在旱季河流水量减少时就会到水面上来呼吸空气,利用它那分布着许多血管的单个的肺进行呼吸。不过,这种鱼还不能离开水面生活。
南美洲肺鱼和非洲肺鱼同属于美洲肺鱼科。体细长,呈鳗形,背上长有复瓦状排列的微小圆鳞,非洲肺鱼身体上有黄色斑驳。这两种鱼同样没有尾鳍、臀鳍的区别,偶鳍呈桡状或鞭状,腹鳍则远距后方。非洲肺鱼的偶鳍退化成又长又细的鞭状,而南美洲的肺鱼偶鳍也显著缩小,成为相当小的附肢。
与澳洲肺鱼不同,非洲肺鱼和南美洲肺鱼有两个肺,在它们栖息的河流完全干涸后还能够生存好几个月。当旱季来临时,这些肺鱼就钻进泥里并把自己包裹起来,只留下一到数个小孔与外界通气,以使自己能够进行呼吸,能够在完全没有氧气的水中存活二十多天。
肺鱼有一个很奇特的生理现象,酷热的夏季里它们会钻进深深的泥土中,将身体团成球状,停止摄食并将身体各个器官的消耗量降到最低点,进入一种休眠的状态。等到雨季来临时,河床重新泛滥,肺鱼才会苏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