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别自己的肤质?-->>外油内干的说法对吗?有几种皮肤类型?
原创:
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是外油内干型的皮肤。balabala。
可是,专业的皮肤教科书上,并没有这种类型。
今天就要好好的说一下皮肤类型,于是有了上图,这么多美女、、啧啧、、、
严格意义上,上面的图和我们今天要说的皮肤分型是不匹配的。
皮肤类型的划分有2种方式,一种是按照日光对皮肤的作用来划分的,有6种类型,见下图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皮肤黑色素逐渐增多,然后肤色逐渐加深。今天要重点说一下,面部肤质的划分
1.肤质5种
脸部皮肤的肤质划分,有这么5种,见下图
分别是:
1)干性皮肤
2)中性皮肤
3)混合性皮肤
4)油性皮肤
5)敏感肌肤
主要是按照皮肤出油的多少来划分的(敏感肌肤除外),看到没有?并没有什么外油内干的皮肤类型。(后面会单独说)
那么,你的皮肤属于上面的那种类型呢?
2.如何辨别肤质
业界大致有这么一个判断的方法:
1)先用温和的洗面奶,把脸洗一下(用什么洗面奶?洗多长时间?。并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我建议用一款洗了脸不会立刻干的洗面奶,泡沫在脸上停留时间5秒左右,整个洗脸时间15秒)
2)轻轻擦干(或自然晾干),不涂任何护肤品,等待1小时(不要触摸脸)
3)用一张干净的纸巾轻触(或轻轻擦拭)不同部位(脸颊、T区)
4)确定你的皮肤类型
a.有紧绷感,感觉脸干,可能有皮屑--->干性皮肤(角质薄、易长斑)
b.没有皮屑,没有油,脸柔软光滑,不觉得干和紧绷--->中性皮肤
c.T区有油,脸颊无油--->混合性皮肤
d.脸泛油光,纸巾上有明显的油,伴随毛孔粗大等---->油性皮肤(肤色暗沉、毛孔大,可能有闭口痘痘等)
敏感肌肤就不用测试了,皮肤易红、痒、刺、、、症状很明显。
其实这个方法也有不科学的地方,只能大概作为一个判断的标准:
比如,空气湿度的影响:潮湿的空气,脸不容易干。而干燥的空气会让油皮都觉得有点干。
再比如,温度的影响:温度高,皮肤水分流失加剧,皮肤出油也会增多,也就是说,在夏天的时候,皮肤会显得更油一些。
用这种方法测试的时候,最好选择在湿度50-60,气温20度左右,相对会准一些。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外油内干,事实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皮肤没有这样的分型,我们先来看一下,皮肤的出油是怎么来的?
3.皮肤的油
我们看到的,感觉到的脸上的油来自2个部分
a.皮脂腺分泌(主要来源)
b.结构脂质(这个说法过于专业了,说人话就是,皮肤细胞和细胞之间的连接成分)
重点说一下皮脂腺分泌的油,看下图
皮肤微镜下,表面的油光
皮脂腺在毛囊里,看不见,来张示意图
皮脂腺的开口,就是毛孔,来张高清图
够清晰的吧,能看到一层层像树叶一样的死亡角质细胞,黄色的是毛发,从毛孔中伸出来。
貌似好多人都不喜欢油油的,那么,有没有想过,皮肤为什么要出油呢?。记住一点,人类进化到现在,每一样东西都是有用的,皮肤出油的2大作用:
a.覆盖在皮肤表面,滋润皮肤,给皮肤保湿,减缓水分的流失
b.覆盖在毛发表面,滋润毛发,给毛发保湿,减缓水分的流失
see?除了特别油的皮肤,正常皮肤的出油,是好事,不要想方设法的把油去掉,。不然,结果就是,失去了油的滋润保湿,皮肤会干燥。护肤品再好,也没有你自己出的油好(安全又免费)。
好了,出油解释清楚了,我们再来看看皮肤表层的水分怎么来的
4.皮肤的水分
主要来自2处:
a.来自真皮层的水分扩散,看下图
b.来自汗腺,看下图
汗腺有2种,面部皮肤的汗腺是直接开口在皮肤表面的,看这个汗孔的高清图
那么,同样的问题来了,皮肤的汗腺为什么要往外面排出水分呢?。显然,这也是有大大作用的
a.调节体温作用,当环境温度很高,或者体内温度很高时,就通过出汗来散热
b.排泄一部分皮肤不需要的代谢产物(如电解质)
现在,了解了皮肤出油和出水的原理,那么,就能很好的解释外油内干了
5.外油内干?
皮肤出油和出水是2套不同的系统,油和水分泌到皮肤表面后,会很好的乳化在一起,形成一层皮脂膜,共同来给你的肌肤滋润保湿。
来分析一下外油内干的说法,首先,皮肤表面是油的,按照皮肤类型的划分,就应该是油性皮肤。油性皮肤一般不会干燥(除非在干燥的环境中)。
那么,什么叫做内干?皮肤的表皮有4层
内干,指的是哪一层干呢?。
那么从这些用户的反馈来看,应该就是皮肤表面油多,但是又觉得干燥,那么这些症状只有2个解释
a.可能是脂溢性皮炎,典型症状是,皮肤出油多的部位,会有红、暗黄红的颜色,有皮屑,有干燥的感觉
b.皮肤屏障受损,也就是角质层结构出现了异常,不能保持一定的水分。正常角质层的含水量在10-20%左右,低于10%,角质层就会出现皮屑、皲裂等现象。
这2种情况都是皮肤疾病的一种,而不是一种新的皮肤类型,所以,外油内干这个说法,是错的,并不存在这样的皮肤类型。
6.总结
在人的一生当中,皮肤的类型是会发生变化的,环境的影响、护肤品的影响,年龄的增加,都会导致皮肤类型发生改变。无论皮肤类型怎么变化,只要记住一点,按照皮肤的需要来保养,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