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是变温动物,又被为冷血动物,血液和皮肤无保温功能,当气温降至7~8度左右时,就会进入冬眠状态,常会选择干燥的高处,如树洞,洞穴,和岩石缝隙等作为冬眠的场所。
蛇在冬眠时会有几十条,或上百条同种或不同种的蛇聚集在一起,相互提高温度。蛇在冬眠时不吃不喝,仅依靠消耗体内积蓄的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的最低需要。因此,蛇冬眠主要是起自我防护作用。
动物冬眠的方式有集体冬眠和个体冬眠,集体冬眠是一群动物聚集在一起抱团取暖冬眠,例如蛇类动物;个体冬眠是自己单独找个地方进行冬眠,例如乌龟等。动物冬眠除了有通过睡觉来度过冬天的,还有通过储存粮食、产卵过冬、迁移、运动等方式,家里养的猫咪和狗狗一般会选择钻被窝和主人互相取暖都过冬。
动物是怎样冬眠的
所谓冬眠就是指动物为了保持体内的能量、避免冻饿的一种对不利环境条件的适应方式。科学家指出,动物在冬眠过程中,能减少身体98%的代谢活动。有冬眠习性的动物每年有4?6个月是处在接近死亡的状态下的。比如地松鼠在冬季开始时,身子缩成一团,体温从正常的36℃慢慢降到2℃左右,3?4小时后,心跳由350跳/分钟减至2?4跳/分种。这些冬眠的动物都具有神秘的本能,它们在越冬以前就准备了御寒措施。例如有超级“冬眠家”称谓的旱獭,冬眠时在土中挖出一个共同使用的洞窟作为寝室,洞窟犹如一条长廊,能容纳十几头冬眠的旱獭。而地松鼠却选择弯曲的地方,挖一个和自己身体一样大小的“冬宫”。刺猬冬眠时还要穿上“棉衣”,办法是让自己如刺的硬毛上扎满厚厚的枯叶。至于蝙蝠,它们总是寻找岩穴作为冬眠的场所,这是因为那里的环境比较潮湿,否则它们会因干渴而死亡。有趣的是,它们可以用双爪抓住岩石,倒挂着身子渡过整个冬天而从不会掉下来。一些昆虫是靠蛰伏越冬的,可是大部分昆虫到了冬季都要死亡。为了传种接代,它们一般把虫卵藏在蛹壳里面,使其后代免遭严寒的伤害。例如,有一种夏季出生的包心菜粉蝶,在七八月间它就开始找一些隐蔽温和的地方产卵,让后代能够以蛹的方式度过严寒,待来年天气变暖时,新一代菜粉蝶就从蛹壳里爬了出来,继续它们生命的历程。鸟类中也有冬眠的,例如一种加利福尼亚的夜鹰在冬季有三个多月处于熟睡状态,这期间,它的新陈代谢变慢,甚至用听诊器也听不到它胸口心跳的声音。
动物冬眠的方法
动物冬眠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小刺猬蜷着睡,蝙蝠倒挂着睡,蛇喜欢集体冬眠等。
(1)大吃大喝储存脂肪。如:熊。
(2)迁移住的地方。如:大雁、燕子等。
(3)加厚自己身上的皮毛或者羽毛。如:兔子、鹿、狐狸、麻雀、乌鸦等。
(4)贮存食物。如:松鼠、蜜蜂、蚂蚁等。
(5)产卵过冬。如:螳螂、蝗虫等。
(6)躲在安全的地方过冬。如:苍蝇和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