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八王之乱时,出仕洛阳的吴郡张翰以思念家乡的鲈鱼脍,莼菜羹为借口,远离了洛阳的是非之地。后来成为文人们借以表达自己出仕报国和消极避世的两种矛盾心理时常用的典故。
《世说新语.说鉴》、《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说:人生贵在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令张翰弃官而返乡的这道苏浙佳肴,就是“莼羹鲈脍”。鲈鱼产于近海,味道鲜美;莼菜者,多年生水草也。张翰系西晋文学家,江苏吴县人,他在北方做官,因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的“莼羹鲈脍”,竟辞官归家,足见美食与乡愁的渊源了!
另外辛弃疾的词中曾多次以鲈鱼和莼菜来形容自己矛盾的心理,有许多名篇中有此典故。
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所做诗文《江上渔者》,就是有关松江鲈鱼的: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吕洞宾朱砂点四鳃:关于四鳃鲈四鳃的来源
传说八仙中的吕洞宾,一次下凡到松江秀野桥旁饭馆喝酒,一盘塘鳢鱼,他吃得津津有味,但总觉得腥味太重,肉质太粗。他问店主这叫何鱼?店主如实告诉了他,他还要见见活鱼,店主从后厨用盘子托了6条活鱼来,吕洞宾一看觉得此鱼好生丑陋,便一时兴起,要来了一支毛笔和一碟朱砂,饱醮笔端,往鱼的两颊上描了条纹,又在两鳃的鳃孔前各画两个红色腮状。他将鱼买下后,放生在秀野桥下,这6条被放生的塘鳢鱼传为变成了四鳃鲈鱼,成为鲈的最早祖先。
松江鲈鱼与塘鳢区别
两者的不同:1.形态特征不同。松江鲈头及体前部宽且平扁,向后渐细且侧扁。头大,背面的棘和棱被皮肤所盖。上、下颌,犁骨和颚骨均有绒毛状细牙。眼间距较狭下凹。前鳃盖骨后缘有四棘,上棘最大,端部呈钩状,翘向后上方。鳃孔宽大。体裸露无鳞,有粒状和细刺状的皮质突起。沙塘鳢体粗壮,头大而阔,稍扁平,腹部浑圆,后部侧扁。斜裂达眼中心的下方。上下颌具细齿。犁骨无齿,眼小,突出。背鳍两个,各自分离,各鳍均无硬刺。胸鳍大,圆形,尾鳍后缘稍圆,无侧线。
2.生活习性不同。松江鲈鱼属于广温广盐性鱼类,适宜水温为3℃到33℃,且对低温适应能力较强,在零下0.9℃时仍可正常生存。塘鳢鱼属于暖水性海水或淡水小型鱼类,广布于世界各地热带及亚热带,温带沿海较少。主要密集于印度-太平洋暖水区域和大西洋中美洲沿岸。
海鲈吃饲料嘛
吃饲料。
海鲈鱼,学名日本真鲈,分布于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汇处。松江鲈鱼,也称四鳃鲈鱼,属于降海洄游鱼类
海鲈鱼是肉食性为主的鱼类,掠食性强,摄食量大,成鱼常单独觅食,喜捕食小鱼虾。食物种类依鱼体大小而异。孵化后一个月内的鱼苗主要摄食轮虫和小型甲壳动物。当全长达5—6厘米时,大量摄食水生昆虫和鱼苗。全长达10厘米以上时,常以其他小鱼作主食。当饲料不足时,常出现自相残杀现象。
海鲈吃饲料。
海鲈可以喂普通饲料,海鲈对饲料不挑,鲈鱼是杂食性鱼类,饲料可以选择为豆饼、米糠、植物碎屑等植物性饲料,也可以喂食小鱼小虾、蚯蚓、红虫等动物性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