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鹀5月中下旬来东北。
栗鹀在为鹀科鹀属的鸟类,体重15-22克,体长130-148毫米。体型略小,是一种栗色和黄色的鹀。头部、喉、颈、上体、翼覆羽及内侧飞羽的外翈概栗色;翼、尾黑褐;胸、腹灰黄色。繁殖期雄鸟头、上体及胸栗色而腹部黄色。虹膜褐色;上嘴棕褐色,下嘴淡褐色;脚淡肉褐色。栖于山麓或田间树上以及湖畔或沼泽地的柳林、灌丛或草甸也可见到。
5月中下旬自中国南方迁至东北平原,停留数日后继续北上,成群生活,鸣叫甚烈,不久即散群成对。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兼食昆虫等。分布于西伯利亚、蒙古、中国、印度和东南亚。
栗鹀会在春季3月份末和4月份初,从东南沿海飞到东北
春暖鸟是保护动物吗
春暖鸟学名叫黄喉鹀,不是保护动物。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ver3.1——无危(LC)
种群现状
黄喉鹀全球种群数量尚未确定,但据报道该物种相当普遍,而全部物种估计数包括:约100-100,000只繁殖对,约50-10,000只迁徙个体,小于平均1,000只在中国越冬的鸟;小于约1,000只迁徙经过台湾,以及小于50只在台湾越冬;在韩国约有100-100,000只繁殖对,约有50-10,000只迁徙个体和约1,000-10,000只越冬个体;在日本约有100-10,000只繁殖对,约有50-1,000只繁殖个体和约1,000-10,000只越冬个体,在俄罗斯有约10,000-100,000只繁殖对和约1,000-10,000只繁殖个体(2009年)。
趋势判断:如果没有任何下降或严重威胁的证据,则怀疑物种数量稳定。
黄雀和禾花雀哪个好
禾花雀好,禾花雀羽毛艳丽,叫声清脆,贪吃不挑食,抗病力强,比黄雀好养。
黄胸鹀,鹀科鹀属小型鸣禽。其体长14~15厘米,额、头顶、头侧、颏及上喉均黑,翕及尾上覆羽栗褐,上体余部栗色,中覆羽白色,形成非常明显的白斑,颈胸部横贯栗褐色带,尾下覆羽几纯白,下体余部鲜黄色。
白眉鹀和黄眉鹀哪个好
白眉鹀好
白眉鹀(学名:Emberizatristrami)属小型鸣禽,体长13-15厘米。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雄鸟头黑色,中央冠纹、眉纹和一条宽阔的颚纹概为白色,在黑色的头部极为醒目。背、肩栗褐色具黑色纵纹,腰和尾上覆羽栗色或栗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