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

生活达人 投稿 112 0 评论

退避三舍的成语寓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等问题,我们该怎么处理呢。下面这篇文章将为你提供一个解决思路,希望能帮你解决到相关问题。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重耳。重耳的身份为晋国皇子,由于晋献公听信谗言害了太子申生,还准备捉拿重耳,最后重耳逃到楚国,楚国国君对其十分器重,在这里被奉为上宾。有一次,楚王问重耳如果将来能成为国君,该如何报答自己,重耳说若是晋国和楚国有一天会交战,我一定会让晋国士兵退避三世。

四年之后,重耳果然当上了晋国的国君,即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而楚国和的士兵和晋国的士兵也在战场上偶然相遇,晋文公信守了当年的诺言,对楚国士兵退避三舍,让自己的军队往后退让了九十里,但这种诱敌深入的做法也让他最终打败了楚军,使晋国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

退避三舍成语用法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原本是指为了回避冲突而主动退让九十里,如今经常用来比喻对某件事情的退让和回避,防止冲突的产生,它在句子中可以作谓语和定语。比如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十回中写道:“贤侄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体现出退让的高情商。

退避三舍的成语寓意

在退避三舍这个典故中,晋文公麻痹了另一方,使其放松警惕,然后出其不意将其战胜,而他的这个举动同时回报了当年对楚王知遇之恩的承诺。这告诉人们退并不一定表示软弱可欺,更应该保持警惕,防止其中有诈,所以遇到棘手的事情时,要先后退一步,才会有更宽广的道路。

总结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它指的是回避与对方的冲突,主动退让九十里,现今用来比喻退让和回避。以上就是关于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晋文公重耳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帮你解决到相关问题,如还需了解其他信息,请关注本站生活达人栏目的其他相关信息。

生活屋 »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

点赞 (53) or 分享 (0)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表情
(0)个小伙伴在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