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蜇是什么季节

生活达人 投稿 132 0 评论

惊蛰节气的风俗?本章内容给大家谈谈生活中关于遇上惊蜇是什么季节等问题,我们该怎么处理呢。惊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帮你解决到相关问题。

惊蛰节气的风俗

1.蒙鼓皮

惊蛰是因雷声而起,雷神作为天神,地位极高,古人认为雷神是长有翅膀、鸟嘴人身的神明,过去每到惊蛰时,都有祭祀雷神的习俗,雷神会在惊蛰击天鼓,而人间会蒙鼓皮,《周礼》中记载“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就证明古人懂得如何顺应大自然规律。

2.打小人

惊蛰就是2月的开始,澳门、香港在这天有“打小人”的习惯,妇人会手持木拖鞋,拍打纸质的公仔,并且还有相应的咒语,实际上“打小人”就是为了驱赶走自己身上的霉运。

3.祭白虎

广东地区在惊蛰时会举行“祭白虎化是非”的习俗,古时白虎又被称为“口舌之神”,每年惊蛰它都会出现伤人,而祭祀白虎就是用纸制作的白老虎作为祭祀对象,拜祭时要使用肥猪血来供奉,让白虎吃饱后它就不会伤人,然后用生猪肉涂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令其无法说人是非。

4.吃梨

惊蛰吃梨,就表示和害虫分离,并且能够免受疾病的困扰,实际上2月气候多变,空气非常的干燥,很容易出现咳嗽,而吃梨能够让五脏平和,增强自身体质,从而抵御病毒的侵害,因此民间在惊蛰有吃梨的风俗。

惊蛰什么意思呢

1、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2、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一岁十二个月建,每个月建对应一卦,卯月(含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所以卯月(二月)也是万物能量迸发的月份,一年春耕自此开始。

3、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惊蜇是什么季节

惊蜇就是仲春时节的开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古时对于农民耕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反映自然环境的变化、生长,每到惊蛰时期,气温都将逐渐回升,春雷萌动,雨水也会逐渐增多,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

惊蜇中的“蜇”指的是“蛰伏”,意思是昆虫在入冬后躲藏在土壤中,而“惊”是指“惊醒”,代表春日的惊雷将躲藏起来的昆虫给惊醒,古时部分地区的百姓,会将艾草、清香点燃,用香味驱赶走“蛇虫鼠蚁”以及霉味。

总结

惊蜇是节气之一,它的标志性特点就是春雷,万物一片欣欣向荣,但根据中国的地理跨度来看,南北之间春雷出现的时间并不一致。以上就是关于惊蜇是什么季节,惊蛰是指哪个季节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帮你解决到相关问题,如还需了解其他信息,请关注本站生活达人栏目的其他相关信息。

生活屋 » 惊蜇是什么季节

点赞 (69) or 分享 (0)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表情
(0)个小伙伴在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