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虎头凤,鹀科鹀属鸟类,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中国等地。
虎头凤为中等体形的鹀属鸟类,体长约15厘米左右,雄雌个体同形异色,头顶均有一束羽毛高高翘起形成凤头。其雄性头顶的额部、凤头、枕部、颊部以及喉部均为黑色。虎头凤平时以植物种子为主要食物,在繁殖季节则以森林昆虫及其幼虫为主要食物。
该物种未被列入保护动物目录,其在中国的分布地域广泛,种群数量较大,但是受到非法捕猎的威胁,种群数量呈下降势。
虎头凤又名黄喉鹀,又称黄蓬头,眉子。常常结成小群活动于山麓、山间溪流平缓处的阔叶林间以及山间的草甸和灌丛,极少活动于针叶林带,迁徙季节亦不结大群,途中会选择平原的杂木阔叶林落脚。
兰金钟鸟介绍
金钟鸟,为雀科鹀属的鸟类,体型略小,身长15厘米,是一种栗色和黄色的鹀。繁殖期雄鸟头、上体及胸栗色而腹部黄色。分布于西伯利亚、漫游至印度以及中国,喜栖于山麓或田间树上以及湖畔或沼泽地的柳林、灌丛或草甸也可见到
黄眉鹀公母对照图片
黄眉鹀(学名:Emberizachrysophrys):体重15-24.0克,体长130-166毫米。属小型鸣禽。头顶和头侧黑色,头顶中央有一白色中央冠纹,前段较窄,到中央变宽。背棕色或红褐色,具宽的黑色中央纹,腰和尾上覆羽棕红色或栗色,两翅和尾黑褐色。下体白色,喉具小的黑褐色条纹,胸和两胁具暗色条纹。雄鸟头部黑色具条纹,有显著的鲜黄色眉纹。下体更白而多纵纹,翼斑也更白,腰更显斑驳且尾色较重。黄眉鹀的黑色下颊纹比白眉鹀明显,并分散而融入胸部纵纹中。与冬季灰头鹀的区别在腰棕色,头部多条纹且反差明显。虹膜暗褐;上嘴褐色,下嘴灰白;脚肉褐色。
栖息于山区混交林、平原杂木林和灌丛中,有稀疏矮丛及棘丛的开阔地带,也到沼泽地和开阔田野中。一般集小群生活或单个活动或与其它鹀类混杂飞行。杂食性,主要以杂草种子、叶芽和植物碎片等为食,也吃昆虫。繁殖期在地面或灌丛内筑碗状巢。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老挝、朝鲜、蒙古和俄罗斯。繁殖于俄罗斯贝加尔湖以北。越冬在中国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