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十月一送寒衣是怎么回事2022?本章内容给大家谈谈生活中关于遇上阴历十月一日是什么节日等问题,我们该怎么处理呢。十月一送寒衣,下面一起来好好了解吧,希望能帮你解决到相关问题。
一、阴历十月一日是什么节日
阴历十月一日是寒衣节,这是从秦朝时代遗传下来的。
据传,孟姜女丈夫范喜良修长城死后埋于此下。
孟姜女寻丈得知丈夫死后,撕心裂肺哭声把长城哭倒了。
她重新理葬丈夫,并把衣服一块烧了,还绕纸钱。
说是到阴间有衣服穿,有钱花。
那天是农历的十月初一,名叫寒衣节。
流传至今,长江以北现仍延用。
二、“十月一送寒衣”是怎么来的
十月一日,为送寒衣节。
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
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谣役,修筑万里长城。
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
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
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妆殓安葬。
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
春夏秋冬往复循环,十月为孟冬。
十月一日是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
由生者的御寒加衣,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
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晋北地区送寒衣时,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
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
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
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
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
所以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
这种行动虽然看来好笑,却也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
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
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
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
雁北许多地方及晋中的平遥等县,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
临县旧日传有一诗:“粘纸成衣费剪裁,凌晨烧去化灰埃。
御寒泉台果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对其传说效应提出了质疑。
儿女们守孝,穿三年孝服。
孝满之年的十月初一日换穿常服。
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民间也总是习惯在十月一日进行。
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
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
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
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
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十月一日,妇女忌出行。
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
三、民间十月一送寒衣是怎么回事2022
民间十月一送寒衣是怎么回事是很多友友好奇的,就以往的情况看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古时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冬要来了。
这一天,妇女们要拿出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服徭役的亲人,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逐渐发展为祖先、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
四、民间十月一有什么讲究
老话讲“十月一送寒衣”,是指在农历十月初一这一天是祭奠死去亲人的日子,天气转凉了,要给仙逝的先人们送点纸钱,好让“他们”在阴间也买一件御寒的棉衣穿,现在还坚持这一风俗的人越来越少了。
总结
民间十月一送寒衣是怎么回事是很多友友好奇的,毕竟每每这个节日到来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会祭祀已去世的亲人。以上就是关于民间十月一送寒衣是怎么回事2022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帮你解决到相关问题,如还需了解其他信息请关注本站生活达人栏目的其他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