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獭和老鼠的区别(旱獭与老鼠共同的天敌是什么,跪求~)

建筑工程师 投稿 132 0 评论

喜玛拉雅旱獭,藏语叫“齐哇、齐比”,是一种大型啮齿类食草动物,体躯肥胖,四肢强壮,挖掘能力极强,其洞穴较高原鼠兔的洞穴深而大,有“地下宫殿”之称。

常栖居在向阳的山坡,对草地的危害强度较高原鼠兔大,常将砂砾、石块推于地表,在草地上形成较大的土丘,每洞抛出的鲜土能覆盖周围约1m2左右的草地。它喜食水分较多的植物部位,如叶、嫩芽、幼茎等,也食草籽。主食禾本科和莎草科的一些牧草植物,日食鲜草量达1500g,大约3只喜玛拉雅旱獭就要消耗1只绵羊所需的牧草。喜玛拉雅旱獭在西藏草原牧区不仅破坏草地,损害牧草,而且对人畜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喜玛拉雅旱獭的天敌主要是棕熊、狐狸和猞猁等野生动物。

青藏高原上打洞的是老鼠还是土拨鼠

灰旱獭栖息地多为优良天然春夏牧场,故旱獭对牧草的收成有一定的危害。旱獭洞群、洞口土丘和跑道可以造成水土流失,影响牧草生长。旱獭在挖洞活动中将地下贫瘠多石的土壤翻到地表,使地区的植被发生改变,生长一些牲畜不喜食的荨麻、糙苏等植物。据在呼图壁和玛纳斯的调查,每公顷草场内旱獭的各种洞口平均为100个左右。若按每一洞口危害面积2平方米计算,则有2%的草场面积为旱獭所破坏。灰旱獭在破坏植被的同时,还同牲畜争夺饲草。据统计,一只成年獭在活动季节内可以吃掉50~100公斤优质牧草。

灰旱獭是天山森林草原、高山草原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动物,也是哈萨克斯坦及吉尔吉斯天山山地鼠疫疫源的重要储存宿主。灰旱獭还是类丹毒,森林脑炎及假结核、枪形吸虫病、Q热、钩端螺旋体、毒浆体病的病原体携带者。

旱獭和海獭的区别

旱獭和海獭二者的区别如下:

1.旱獭:大型啮齿动物,体型粗壮,体长为500毫米,体重4-5千克。尾短为110毫米。四肢粗短,前爪发达,适于掘土。背部毛呈黄褐或淡褐色。春季毛色淡。腹部土黄色。

栖息于草原、低山丘陵区。以牧草嫩芽、根为食。秋季啃食茎、叶。一般清明出蛰。早晚活动。出蛰后十天左右开始交配,年产1次,胎产2-9仔。

2.海獭,鼬科海獭属的一种动物。体长130-150厘米,体重30-50千克,尾长30-40厘米,雄性略大于雌性。前肢短而裸露,后肢长而扁平,趾间有蹼,成鳍状,适于游泳和潜水。

旱獭属于啮齿目,常见的啮齿动物有仓鼠、松鼠、龙猫等。海獭都属于食肉目的鼬(yòu)科。

生活屋 » 旱獭和老鼠的区别(旱獭与老鼠共同的天敌是什么,跪求~)

点赞 (74) or 分享 (0)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表情
(0)个小伙伴在吐槽